骑士团队
阿威先生
15555225945
weige4812
201255506@qq.com
1644年,大明王朝在内忧外患下终究是走到了尽头,崇祯皇帝更是以死明志。想当年朱棣迁都顺天府,天子守国门,君主死社稷是何等的气宇轩昂,却没想到两百余年后竟落得如此下场。
一个王朝由盛转衰再到灭亡,在中国历史的洪流中早已司空见惯,但此次更迭却另有深意。这是汉族的没落,是易族入主中原。
作为清人的引路人吴三桂,更是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,承受千古骂名。但他却称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,在坐镇云贵地区后开始招兵买马,最终起兵反清。失败后他自知必死无疑竟留下密令,使得后代得以存活两百余年。
吴三桂祖籍直隶高邮,于1612年出生于广宁前屯卫中后所。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着手统一女真各部,创建了八旗制度,东北地区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吴三桂生母去世后,父亲吴襄迎娶了辽西望族祖大寿的妹妹续弦,这使得本就为将门世家的吴家势力得以更上一层楼。
吴三桂受到家风的熏陶,自幼习武精于骑射,不到20岁便高中武举人。与祖氏联姻后得以出入于各大战场,积累了实战经验。
此时的大明王朝早已不见往日的雄威,在女真族人的攻势之下节节败退。1629年,崇祯皇帝中反间计,大将袁崇焕被捕入狱,使得负责抵御女真的关宁军人心惶惶,竟不听祖大寿命令向东奔去,北部战事告急。
吴襄被任命为团练总兵,率四万兵马驰援前线战场,却在途中临阵脱逃被撤职。直到1932年,镇压山东地区兵变有功才官复原职,吴三桂也因作战勇猛而被擢升为游击。
1640年,明军与清军在杏山一带发生了一场遭遇战。作为主帅的吴三桂临危不惧,亲自率领大明骑兵与敌展开冲杀,他战斗技巧之高超,用兵布局之巧妙,竟使得以马上功夫著称的女真人奈何不得。
一战下来双方各有损失,女真人更是率先撤出战斗,吴三桂正式出现在人们视野。随后,他被崇祯皇帝邀请前往武英殿,并赏赐其尚方宝剑。
1943年,清军绕过宁远,相继攻陷后所、前屯卫、中前所三地。使得吴三桂镇守的宁远成为了山海关外的一座孤城,完全丧失了战略意义。一旦清军完成战略布局,宁远将任人宰割,明朝最后的倚仗也将毁于一旦。
为此,崇祯皇帝应大臣建议,召回吴三桂拱卫京师。可就在回师途中,李自成的农民军竟攻陷了明首都,崇祯皇帝自缢而亡,受到消息后的吴三桂停止了行军,开始徘徊于各大政治势力之间以求庇护。
对于这位手握重兵的将军,清军与李自成自然是争相拉拢。满人通过以降清的祖大寿对其进行劝说,允以高官厚禄,李自成则挟持了吴氏一家老小以及陈圆圆。
为保家人安全,吴三桂与大顺政权达成了口头协议,可他却突然听闻李自成手下竟染指陈圆圆。为报夺妻之仇,他一怒之下多尔衮达成协议,联合进攻东征的农民军。
同年,清军南下山海关入驻北京,多尔衮将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也由盛京迁来,正式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。
此时事态的发展显然是令吴三桂始料未及的,他之所以愿意联清抗李,一方面是为报夺妻之仇作出的反击。
而另一方面,则是在他看来按照满人以往的习惯,他们在抵达北京掳掠一空后,便会重新回师北上。毕竟草原、森林才是他们的家。
而等到那个时候,整个汉人的天下将是他一个人的,但却没万万没有想到满人已打定了入住中原的想法。
在清军的强大威慑之下,明朝臣子纷纷向满人纳降,侍奉新朝。满人为了平稳过渡以及适应汉人的统治方式,对于降臣大多既往不咎,予以重任。
但吴三桂却与这些人不同,他还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,以至于清政府对他始终怀有猜忌。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,他先是率部平定了山东地区的李自成余部,随后西征再次消灭李自成主力。
1647年,他与清军将领李国翰又绞杀西北地区的抗清余部,为了博取满人的信任,吴三桂显示出极大的残忍性,甚至一度出现了屠城的恶行。1651年,他再次奉命攻打盘踞在四川的张献忠部。
他率领部队一路南下,消灭了最后一个南明政权桂王永历政权,甚至出兵缅甸擒杀桂王。慢慢地,吴三桂在清廷的默许下镇守云贵地区,权倾一时。
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,狡兔死,走狗烹,飞鸟尽,良弓藏。吴三桂在帮助清廷平定了地方叛乱之后,全国上下已无战事,他却成为了清廷的心腹之患。
清廷开始以战事结束为由,对吴三桂展开了制裁,收缴了他的军政大权。最终双方矛盾激化,吴三桂联合了平南王、靖南王一同起兵造反,并打出了兴明讨虏的旗号。
在他的号召之下,湖南、四川、河北等地的反清势力揭竿而起,纷纷响应,一时间形势对其十分有利。
但满人对于吴三桂早生防范之心,他们先是平定了北方局部叛乱,随后大军南下,将叛军全部都压制于两广以及云贵地区动弹不得。
吴三桂自知大势所趋,为了保留自己的血脉,他对军师马宝下达了一道密令。
要求他带领陈圆圆以及吴家子孙,乔装打扮后趁着两军交战之际逃走,为了防止被满人斩草除根,族人不得将自己的身份写在书信之上,也不得记录在族谱之中,仅能口言相传。
密令发出不久,吴三桂却突然中风一病不起,最终不治身亡,时年67岁。
但他的这支血脉却一直隐居于贵州的一个叫做马家寨的地方,之所以取名马家寨便是为了纪念军事马宝。直到清政府灭亡他们才重新回到在人们视野之中,此时距离他们来到此处已经两百余年。
如今,马家寨依然安在,寨子族长名为吴永鹏,乃是吴三桂的第十代传人。他们没有族谱,唯一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便是流传下来的文物以及陈圆圆画像。